我的旅行足迹
细数自己去过的山山水水,还是很可以口若悬河一番的。简单总结一下海外去过的地方和我最深的印象吧。
(所有与旅行有关的照片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从这里开始,你可以一直向右追踪我的旅行记忆。 人生第一次出国,是跟随初中的暑期夏令营。对当时的我来说,花的钱简直是巨款。住在接待家庭里,才第一次玩到了任天堂。接待我的夫妇人到中年才准备要孩子,看着怀孕的女主人独自开车接送我,我很是被这股自由奔放的气质给感染了。而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的英语课程,给我最深的印象也是老师是个少女时代就产女的单亲妈妈。遗憾的是跟着团队没能自由地去逛逛伦敦。 也是夏令营,也是住在接待家庭里。但是美国的风格还是大不相同的。住在尤金郊区的一个家庭里,出门就能遥望层峦叠嶂中的夕阳,开车还要小心路边蹦出来的鹿。虽然也是个单亲家庭,但对我很亲切,给我准备了又厚又软到不习惯的床,还驱车几个小时带我去海边玩儿。 美国显然比英国要辽阔得多,从西海岸飞到东海岸跟国际航班一样漫长,参观的地方也都热闹许多。除了迪士尼乐园、星光大道之外,还去了斯坦福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看着大学机房里成排的苹果电脑甚是羡慕。 两次英语国家走下来,虽然都是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感觉自己的口音问题有很大改善。高中的时候英语老师经常说,我写的作文虽然没有华丽的词汇但是总感觉比较地道,大概也是得感谢这两次夏令营吧。可惜年纪小,没有时间自己去细玩这些地方,在时代广场都只是坐在巴士中一扫而过。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这些经历,让我在初中便对“外国”这个概念有了与臆想不同的真实感受。 与一大群同期生一起参加暑期学校,还是挺热闹的。安纳西清可见底的湖水,阿维尼翁的断桥与城墙,里昂走不完的河畔和山坡,都给了我对法国能有的美好印象。18岁生日的晚上和同学一起吃中餐自助,略微感觉到了眼前五年海外生活将要面对的寂寞。 到法国后的第一个假期,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好好感受一下欧洲,在只有一周的假期里穿过了三个国家。11月的斯堡已经感受得到圣诞气氛,在那里我也喜欢上了喝Vin Chaud。之后坐上巴士就简简单单穿过了莱茵河上的国境线,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一到德国,相对便宜的物价,准时的火车都令人欣喜。然后到了苏黎世,就被又突然上涨的物价吓到。手上没有瑞士法郎还得在火车站就地兑换。不过在苏黎世湖上的游船里进餐,就够治愈一切了。第一次自己策划的旅行。从预订酒店到打印火车票,辛苦一整晚的收获,果然没有令人失望。 排的上我最喜欢的几次旅行之一。米兰的优雅,佛罗伦萨的温暖,威尼斯的悠然,三个城市都个性十足。虽然也有在米兰大教堂门口被强行讹钱,在威尼斯深夜迷路,在火车上想换座却讲不通英语之类的插曲,但果然什么都抵不过美食。人均40欧的海鲜大餐,墨鱼汁面等等都是旅行的亮点。 作为一个6人团的组织者,还是碰到了不少麻烦事儿的,不过这次旅行也正是在我积累经验的阶段。关于廉航规定,关于语言不通的解决方法,关于在夜晚的小巷中找到方向,都是一次历练。 留学的第一年好奇心强,精力也十足,每个假期都不厌其烦地组织旅行。而这次显然自由随性了许多。起初是想赶郁金香的花期去荷兰,最后演变成北欧首都巡游。其实挺遗憾没能体验一下北欧的自然风景。总共10天的长期旅行,花了我不少心思。第一次住短租公寓,第一次坐邮轮,第一次蹦极,旅程的规划中很开拓了些新思路。不过自从这次出门忘记带相机充电器后,每次仔细列清单都成了习惯。 由于目的主要是看薰衣草却无法自驾,所以这次难得直接找了旅行社的一日游。不过还好自由时间足够玩的也挺开心。最重要的是不看薰衣草怎么能算来过法国呢! 往南走总是会感觉气氛越来越热情奔放。巴塞罗那最著名的是高迪的建筑,设计中的想象力令人惊奇。在海边散步,被黄昏时天际线的色彩竟然可以那么浓郁所震撼。海鲜饭,集市上的小吃更是抓住了我的胃。而马德里感觉就更理性一些。在巨大的丽池公园里寻找水晶宫,参观伯纳乌球场,都令人兴奋。 花了一周时间寻访河谷中的城堡群,基本上是每天一座的节奏。只以火车为交通工具还是有些困难的。为了去最远的一个城堡,在一个除了站台什么都没有的荒凉车站下车后又走了5公里,来回。不过风格各异的建筑和园林还是令人大饱眼福的。 去图卢兹探访朋友,途中在蒙彼利埃经转,干脆就在那里耗了一整天,再加上临时起意直接在火车站坐上了去海边的火车,又去了一个从来没听说过的港口。果然一个人在路上就是随心所欲。图卢兹虽然有些寡淡,河岸的小憩还是很宜人的。 又是探访朋友,离里昂其实不远。挺喜欢这个一抬头就能看见四边八方的雪山的城市,市中心却不像雪山那般冷漠。也喜欢坐缆车到山顶俯瞰,远眺山脉的影子。 在法国待了3年有些厌倦的我终于去了一个新的地方,整个人都兴奋地不行,唯一遗憾的就是没能带上好友们一起。除了东京必去的景点,周边也去过不少地方。高尾山的红叶,横滨的红砖仓库,足利的紫藤花,镰仓的大佛,江之岛的岩洞,全都印象深刻。除此之外由于住在离涩谷不远的地方,生活重心基本上都在那里,涩谷也成为了我最喜欢的一个区。说实话待了这么久,我也不能说完全弄清楚了涩谷站地下的结构。但是还是很喜欢在那里穿梭。 或许是我最慵懒的一次旅行。由于回国是关西机场出发,我干脆提早几天到了大阪,准备顺带玩几天。也许是因为选择住在了道顿堀,我瞬间就被那里的美食俘获,结果对环球公园什么的都提不起兴趣,基本上就在道顿堀过了4天吃吃喝喝的生活。最后也算是参观通天阁,但真想就在道顿堀吃一辈子啊。 过完了春节回日本,由于新干线实在是贵,于是决定沿路坐慢车从关西玩回东京。东海线沿岸想去的地方实在太多,斟酌了许久确定了最后的线路。奈良真的是一个很宜居的城镇,从过马路都慢悠悠的鹿就可以看出来。宇治的抹茶仰慕已久,果然名不虚传,也是一个吃了一餐就不想再走的地方。京都玩得有些仓促,而且游客实在是太多啦,不过四四方方的棋盘格布局到数字编号的路名,都洋溢着古风。开心的是看到了很多穿和服的姑娘,遗憾的是这年的樱花开得略晚一些,没有欣赏到。滨松和静冈都是那种低调的城市,普通里透着文艺。住在富士宫的民俗,多亏老板早上5点叫我起床,才赶上他带我们一群人去看富士山尖的日出。被美哭了之后回来吃完荞麦面,顺便再交几个同住的国际朋友,也是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国外待了这么多年,家人终于来我在的地方看我了。于是下了一番苦功,做了个详细的日程,然后陪家人一起去欣赏日本的自然之美。本来想去立山黑部,但无奈日本有些铁路每天实在没有几班车,赶不及日程。最后跟随灵机一动的决定去了河口湖,所幸在富士山下亲自采摘蓝莓的经历也够刻骨铭心了。 跟着研究室去神户听研讨会,作为一个门外汉更多的是去感受一下学术氛围。然后晚上和学姐一起去逛中华街,去吃神户和牛。是一个小型的“大都市”。 又跟着研究室一起旅行,第一次真正的去泡了温泉,还是有点害羞的。在教授面前显摆了一把日本麻将的功夫,很是得意。 加上在日光拜访了正牌的东照宫,不知道之前在静冈去的那个东照宫是怎么回事。 刚回到欧洲,就规划了一发令人激动的地中海巡游之旅。一整个星期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游轮上,人也放松了下来。
从这里开始
2007年暑假 英国
伦敦 剑桥 牛津 布莱顿 2008年暑假 美国
洛杉矶 旧金山 圣地亚哥 尤金 纽约 华盛顿 2011年8月 法国
里昂 安纳西 阿维尼翁 2011年11月 德国&瑞士
斯特拉斯堡 慕尼黑 苏黎世 2012年2月 意大利
米兰 佛罗伦萨 威尼斯 2012年4月 北欧
阿姆斯特丹 海牙 斯德哥尔摩 赫尔辛基 哥本哈根 2012年6月 普罗旺斯
2012年10月 西班牙
巴塞罗那 马德里 2013年5月 卢瓦河谷
图尔 Amboise Chenonceaux Chambord Villandry Azay-le-Rideau… 2013年11月 图卢兹
图卢兹 蒙彼利埃 赛特港 2014年3月 格勒诺布尔
2014年10月 东京
2015年2月 大阪
2015年3月 日本
奈良 宇治 京都 滨松 静冈 富士宫 2015年7月 日本
名古屋 白川乡 高山 上高地 松本 河口湖 2015年8月 神户
2015年9月 鬼怒川温泉/日光/福冈
2015年12月 地中海
马赛 热那亚 奇维塔韦基亚 巴勒莫 马耳他 巴塞罗那 2016年4月 Vichy
2016年5月 尼斯
尼斯 埃兹 戛纳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为了看演唱会而去过的地方,去仙台看岚的演唱会顺便去松岛一逛啦,去Arras看音乐节还露宿街头啦,去Bourg-en-Bresse看Cœur de pirate的演唱会啦,等等。全部数完还是很耗了一番功夫的,更不用说在祖国走过的大好河山了。下面这张地图会更直观地显示我的足迹:
这份记录将一直待续。